学院动态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陈众议教授应邀在我院展开《中西方悲剧观刍议》的学术讲座

7月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首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国家文科一级教授陈众议教授,应邀在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展开《中西方悲剧观刍议》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樊晓君教授主持,戏剧与影视学院及文学院部分师生参加此次讲座,并与陈教授进行互动。

讲座过程中,陈教授首先从王国维借用西方悲剧观解读《红楼梦》这一现象入手,明确指出中西悲剧观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拥有自身独特的悲剧观,完全不必套用西方悲剧观来自我证明。在论述过程中,陈教授巧妙关联甲骨文考古等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他通过详实的考古发现和严谨的学术考证,有力地展现了中国文化根基的深厚与悠久,为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观念包括悲剧观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文字依据。针对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提出的 “中国本质上没有历史” 这一观点,陈教授进行了逐一批驳。他以丰富的历史事实、清晰的逻辑链条,论证了中国不仅拥有连续不断、波澜壮阔的历史,而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有力地驳斥了这一错误论断。

为进一步阐明中西悲剧观的差异,陈教授将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等西方经典悲剧与《窦娥冤》等中国著名悲剧进行了细致比较。通过对比分析,他清晰地揭示出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两者的悲剧观念也大相径庭。西方悲剧往往带有强烈的命运色彩和个人抗争精神,而中国悲剧则更注重伦理道德的展现、社会现实的反映以及对和谐的追求。

陈教授强调,文化具有多元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学者和学子应当坚信并坚守中国文化自古以来贯彻始终的 “求同存异”“中庸”“和为贵” 等和平理念。在悲剧观问题上,在悲剧观问题上,无需依赖西方理论自证,而应立足本土文化,挖掘传承中国悲剧的精髓与价值。

陈众议教授关于中西悲剧观的比较论述,对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让在场听众受益匪浅,讲座气氛十分热烈,最终,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来源:樊晓君

一审:樊晓君

二审:江澜

三审:畅海桦